为什么能拿出30万的人很少,但30万的车却满大街都是。
一次聚餐中,为了省钱,我跟几个同事挤着公交,辗转半个多小时才到聚餐地点。 结果刚下公交,就看到同事小李正从一辆崭新的黑色轿车里走出来。 一问,自己买的。
一时间,小李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。 当时我们每个月工资也就几千,都对他有这么气派的车赞叹不已。 吃饭时,也忍不住问他有关车的事, 他笑着摆摆手,眼里却是藏不住的得意。
然而吃到一半,他突然一脸慌张地站起身来。 原来,他把车停在马路对面,收到交警部门的短信,再不挪车就要吃罚单了。看着小李冲出包厢的背影,我跟其他人面面相觑。
买得起车,却不肯花10块钱把车停进饭店的车库? 后来我们才知道,这车是他爸妈出的首付。而他每个月除去车贷和房租,剩下的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。
为什么想讲这件事?
因为刚好前两天,刷到一个很引人深思的问题:为什么“能拿出30万的人”很少,但30万的车却满大街都是?
停在车库里的很多都是名牌车,按市场价来算都得30万朝上。 有人是专门买二手老款的豪车,本身花不了多少钱,只是为了在不懂的人面前摆阔; 有人则是及时享乐型,刚存到30万就全拿来买车,存款也就所剩无几; 还有人是贷款买车,每月到手工资的八成都要拿来还月供。
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,太多没钱的人,都在努力扮演有钱的样子。 他们觉得只要开上30多万的车,就能成为别人眼里有身份的人。 但就是为了这种身份认同,到头来让自己过得如履薄冰。
有位UP主,走访过几个4S店。 他发现现在几乎每家4S店,都在鼓励贷款买车。 如果买家选择分期付款,就可以享受两年无利率的优惠。 等到第三年再一次性还清余款,那么折合下来的花费,甚至比一开始付全款还便宜。
你可能会疑惑,为何4S店要把事情搞得这么复杂,最后还让自己赚的钱变少了。 其实不论是4S店还是银行,都在赌你两年后一次性还不上余款。 因为这种人,才是如今的大多数。 如此,他们就能继续赚你分期付款的利息和服务费。
30万的车,刷张卡就能开回家;30万的现金,却是许多人一辈子都攒不下的数字。 透支存款买一辆车,本质上就是一种过度消费。 坐在车上,你觉得自己一往无前,然而失去任何抗风险能力的你,早已在人生的路上寸步难移。
仔细想想,过度消费的又何止是车子。 你会发现,很少有人能一口气拿出30万的现金, 然而走进很多人的生活,一两百万的房子,几千上万的包包,还有各国旅游,似乎谁也不差钱。 贷款、打折、分期……层出不穷的消费手段,总让我们觉得只需很少的钱,就能过上体面的日子。
拉了账单才发现,不是我们拥有了想要的生活,而是负债拥有了我们。 一遇到突发情况,平日的光鲜人生,立刻就会千疮百孔。有些三天两头晒着机票、船票和演唱会的门票,出去住的酒店,动不动就是一晚好几千。 打卡的餐厅,也常是人均四位数的档次。 偏偏家里人出了事故,躺在急诊室里,每天都得花不少钱。 以前30多万买的车,如今放二手市场只能卖15万,连还剩余的车贷都不够。 柜子里的限量款的鞋,更是只能打对折转手,可对医药费而言还是杯水车薪。 每天看着手机里的催款短信,只能失眠干着急。
感慨之余,我也想起《原则》里的一句话: “很多人最大的错误,就是把富有的表现当作富有本身。”
钱,是用来打底的,不是用来装点的。 超出自身水平的消费,只能换来一时的风光。 把钱折腾没了,往后的日子就等着被生活折腾。我倒不是一味提倡省钱,只是正常消费和挥霍浪费之间,永远隔着一条分界线,那就是你花出去的钱,是否让你拥有了更好的生活。
有这样一句话:如果你不懂得金钱的价值,那么你将一直处于缺乏状态。 花钱摆阔,打肿脸充胖子的人,注定只能是个精致的穷人。 而要让钱真正为自己服务,就得对未来有长远的规划,财务上的平静是一种内在的和谐,远胜过外在的喧嚣。
开着豪车出门确实拉风,可当有很好的投资项目摆在你面前时,你只能无奈来一句“下次吧”; 戴着几万块的首饰很有面子,可当意外来临,你却只能靠着医院的走廊,一边看着存款,一边挠着头发。
生活的底气,不是面子挣来的,而是存款撑起来的。 能赚钱的时候,量入为出,多多积蓄力量,这样才能在合适的时机,抓住命运的馈赠,进阶更高的人生层次。
如果你被街上的豪车晃了眼,别羡慕得太早。 因为那些闪闪发亮的车标背后,也许藏着一家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辛酸; 也可能藏着一个人为了面子,咬牙负债的无奈。
30万的车子,不能为你遮风挡雨;30万的存款,却是你跟生活掰手腕的底气。 努力工作,好好存钱, 淌过人生的浮沉,才是最大的体面。。。